准备阶段的优化
明确审计范围与重点:在收到PSCI审计通知后,企业应与审计方充分沟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共同确定清晰、具体的审计范围和重点。比如,对于以研发为主的制药企业,可将重点放在研发环节的合规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则重点关注生产工艺的环保性、员工劳动安全等。这样能避免在审计过程中无意义的全面排查,提高效率。
建立预审核机制:企业内部提前开展预审核,按照PSCI审计的要求,对文件记录、现场状况等进行自查自纠。可以组建由各部门骨干组成的预审核小组,从商业伦理、劳工权益、环境、健康与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减少正式审计时的不合格项。
完善资料管理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资料管理系统,将审计所需的文件、记录等进行分类存储,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员工劳动合同、环保检测报告等。通过关键词检索、目录索引等功能,方便快速查找和调用资料,提高审计资料提供的效率。
实施阶段的改进
合理安排审核人员与时间:审计方应根据企业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因素,合理配置审核人员和安排审核时间。对于大型制药企业,可增加审核人员数量或延长审核时间,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对于小型企业,则可以适当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优化审核人员的专业结构,确保涵盖商业、劳工、环境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
采用先进的审核技术与工具: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审核效率,如采用审计管理软件,实现审核计划制定、任务分配、证据收集、问题记录等功能的自动化。还可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筛选和分析,挖掘潜在问题。例如,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数据评估企业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加强沟通与协作: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与企业相关人员要保持密切沟通。审核人员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和疑问,企业人员则积极配合解答和提供补充资料。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协作,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和推诿责任的情况。比如,生产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配合,提供关于生产过程中环保措施执行的相关资料。
报告与后续阶段的提升
标准化报告模板与流程:制定标准化的PSCI审核报告模板,明确报告的结构、内容和格式要求。审核人员按照模板填写审核结果、发现的问题、整改建议等内容,提高报告编制的效率和规范性。同时建立报告审核和审批流程,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及时共享审核结果:审核结束后,及时将审核报告和整改行动计划(CAP)共享给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使其能够快速了解审核情况和需要整改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专门的沟通会议等方式进行共享,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立整改跟踪机制: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整改跟踪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审计方也可进行适当的后续跟踪,确保企业按照CAP完成整改,提高供应链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例如,设定整改期限为三个月,每月进行一次整改进度的汇报和检查。
友情链接: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
2025 ©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13810406181 沪ICP备17012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