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碳管理纳入核心战略
通过SBTi认证的企业大多将碳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认识到碳减排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宜家早在SBTi新规发布之前,就已将碳管理纳入其核心战略,通过设定明确的碳减排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碳足迹,还通过开发可持续产品和优化供应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优化供应链管理
SBTi新规强调了供应链碳排放的管理,企业在这方面也有着出色的实践。如耐克公司通过与其供应商合作,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材料,大幅减少了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和物流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增强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立讯精密则搭建并启用绿色供应链合规管理系统碳减排模块,对核心供应商碳排放数据、管理信息以及节能降碳举措进行收集和管理,与供应商协同创建绿色低碳合作模式,促进了价值链全面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
许多企业利用SBTi认证的契机,积极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特斯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以电动汽车为核心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同时也开拓了新的市场机会,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晶科能源作为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储能企业,不断创新光伏技术和产品,为全球提供清洁、安全、便宜、智慧的光伏电力,以经济、绿色、可行的方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功通过SBTi的目标审验,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完成SBTi全部目标审验的光伏集团企业。
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在SBTi认证的推动下,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联合利华通过其“可持续生活计划”,不仅公开了其碳减排的进展,还与消费者分享了如何通过购买联合利华产品来支持环保事业,成功地将其环保战略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吸引了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转转集团在通过SBTi认证后,积极宣传其在碳减排方面的成果和承诺,向社会展示了其作为循环经济产业公司的责任与担当,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用户和合作伙伴。
利用技术赋能
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SBTi认证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阿里巴巴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流网络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大幅度的碳减排,同时还通过其平台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吸引了大量关注环保的用户。中兴通讯长期致力于通过端到端绿色解决方案构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以科技创新来降低每比特能耗,通过智能光伏发电、氢燃料电池、液冷、AI节能等先进技术帮助全球运营商每年节电100亿度,并最终通过了SBTi的1.5℃目标和长期净零目标两项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SBTi两项认证并获评CDP气候变化A级评级的大型ICT科技企业。
高层领导的承诺与支持
在实现SBTi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高层领导的承诺和支持至关重要。如西门子、联合利华、微软等企业的高层领导都积极参与和推动碳减排工作,为企业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并确保资源的投入和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为企业实现SBTi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SBTi认证的企业都建立了完善的碳排放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碳排放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同时企业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碳减排策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持续提升。如晶科能源在2021年底加入SBTi后,连续两年开展全面碳盘查与分析,设定了符合SBTi1.5℃路径要求的科学减碳目标,并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减碳措施。
友情链接: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
2025 © 上海楠贝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13810406181 沪ICP备17012129号